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弯针技术在内向开口圆孔穿刺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
黄冰;姚明;冯智英;占恭豪;李顺;陈栋樑;张利;谢可越;费勇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 射频热凝术, 圆孔,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弯针技术在内向开口圆孔穿刺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第二支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2年11月至2018年5月嘉兴市第一医院疼痛医学科因原发性三叉神经第二支疼痛行圆孔穿刺射频治疗的263例患者.以CT鼻旁窦模式(层厚为3 mm)对翼颚窝进行半冠状位扫描,选取包含圆孔内、外口及圆孔管中点且无颧弓阻挡的CT图像进行穿刺路径设计:用CT自带软件工具尺由圆孔管外口紧贴上颌窦外侧壁向外拉直线到皮肤表面(穿刺点),测量该线段的长度(穿刺深度)及该直线与矢状面的夹角(穿刺角度),若该圆孔管为内向开口时,还需量取该直线与圆孔管走向的夹角(穿刺针需弯折的角度).将射频针尖插入自制弯针器内5 mm,向针尖斜面对侧扳折出相应的弯折角度,制成个体化的射频穿刺弯针.随后在CT引导下按设计的穿刺路径穿刺,针尖达圆孔外口时弯针弧度转向前上方,越过外口后将弧度转向后下,送入圆孔即可进行神经电生理测试射频的治疗效果.结果 263例患者中,71例(27.0%)患者的圆孔管为内向开口,需用弯针技术对射频针进行个体化塑形,平均弯折角度为(21.3±3.6)°.使用弯针后针尖均能穿刺到达靶点,神经电生理测试时0.1 ~0.5 mA电流即可诱发出第二支支配区明显的肌肉颤动或麻木感,射频热凝后疼痛完全消失,遗留该侧鼻翼、上唇、颧面部皮肤和同侧上腭黏膜麻木,无一例波及三叉神经第一支或第三支.共随访242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3.2±0.6)年,其6个月内、1年、2年、3年、4年内的总复发率分别为2.5%(6/242)、7.9% (19/242)、16.1% (39/242)、24.4%(59/242)、33.9%(82/242).结论 CT引导下采用个体化塑形弯针技术可以使射频针尖绕过阻挡在圆孔外口的蝶骨而进入内向开口的圆孔内,从而提高射频的疗效、降低复发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