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首页>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7年第03期

脑深部电刺激对帕金森病丘脑底核局部场电位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张慧;张建国;梁战华

关键词:
摘要:1991年,Benabid等[1]通过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刺激丘脑腹中间核后发现,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震颤得到了有效改善.随后Limousin等[2]以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作为刺激靶点时,除震颤外,僵直、异动等症状也得到了良好控制.目前,STN-DBS因其疗效确切、安全、可逆,已逐步取代损毁术成为外科治疗PD的常用方法之一.此技术虽已开展数十年,但其作用机制仍在探索之中.近年来研究发现,通过DBS电极记录得到的局部场电位(local field potentials,LFPs)在研究DBS作用机制及PD病理生理学改变时具有重要意义.其具有如下特点:(1) LFPs与PD患者临床症状具有相关性.(2) DBS术中,LFPs信号可被DBS电极直接记录.(3) LFPs可不受DBS电刺激的干扰,持续进行信号采集.(4) LFPs信号受电刺激强度调控.(5)植入DBS电极一段时间后,LFPs信号仍可被记录,且仍然受电刺激强度调控.(6)在PD动物模型中,以LFPs神经元放电及振荡作为反馈信号的闭环刺激模式在改善症状方面优于传统开环刺激模式[3].本文对LFPs不同频段与PD不同症状间的关联及DBS治疗PD的初步机制综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