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首页>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7年第04期

应用细胞应力加载系统建立HT-22细胞损伤模型的实验研究

于泽奇;衣泰龙;涂悦;杨小飒;徐忠伟;张赛;程世翔

关键词:颅脑损伤, 模型, 动物, 应力加载系统, HT-22细胞, 细胞损伤模型
摘要:目的 应用细胞应力加载系统建立HT-22细胞损伤模型.方法 采用Bioflex细胞培养板接种HT-22细胞,应用FX-5000TFL细胞应力加载系统进行牵张损伤(形变率为13.4%、频率为5.0 Hz).并按照时间的长短分为对照组和6、12、24h组.应用数字全息显微镜(DHM)动态检测细胞平均面积和平均厚度值,采用锥虫蓝染色法和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和LDH的释放情况,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Sub-G1期峰的变化.结果 (1)DHM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损伤6h后HT-22细胞面积由(603.9±28.5) μm2降至(182.9 ±4.5)μm2(t=21.93,P<0.01),细胞厚度由(4.0±0.2)μm升至(8.3 ±0.3) μm(t=16.65,P<0.01).(2)细胞存活率结果显示:对照组细胞存活率为(95.0±1.6)%,而损伤后6 h[(59.7±4.5)%]较对照组显著下降(t=10.44,P<0.01).损伤后12h和24 h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7.0±2.9)%、(85.0±3.3)%]虽较6h组上升(分别为t=4.56,P<0.05;t =6.45,P<0.01),但仍低于对照组(分别为t=7.56,P<0.01;t=3.873,P<0.05).(3)LDH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应力加载损伤后6h,LDH的释放水平[(273.9 ±4.6) ng/L]显著高于对照组[(51.7±5.8)ng/L,t=42.48,P<0.01],而12 h组和24 h组LDH的释放水平[分别为(255.2±4.4)ng/L、(240.2 ±6.0) ng/L]均低于6h组(分别为t=4.14,P <0.05;t =6.28,P<0.01).(4)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0.6±0.3)%]相比,损伤6 h组Sub-G1凋亡峰比例[(6.5±0.6)%]显著上升(t=14.90,P<0.01),而细胞死亡比例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尤以损伤24 h后[(2.1±0.5)%]的峰值较6h组降低为显著(t=9.61,P<0.01).结论 应用细胞应力加载系统成功建立HT-22体外细胞损伤模型,该模型重复性好,操作简便,为进一步研究颅脑创伤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一种精确、有效、可控的模型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