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替罗非班在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中抗血小板聚集的临床研究
金二亮;祝源;杨李;陈刚;李欢欢;赵曰圆;盛柳青;汤伟;杨铭;潘力;李俊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支架, 栓塞, 治疗性,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替罗非班
摘要: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中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抗血小板聚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30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颅内破裂动脉瘤213例,未破裂动脉瘤79例,动脉瘤复发9例,外伤性假性动脉瘤8例.成功置入支架后即可给予盐酸替罗非班[2~4 μg/kg(2~4 ml)],术后继续持续泵入24h,次日过渡到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结果 309例颅内动脉瘤中,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期间动脉瘤再出血6例(1.9%),支架内血栓形成2例(0.6%),气管隆突处渗血1例(0.3%).其中298例术后12 ~24 h成功过渡到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76例患者的血小板活化率(激活后CD62p)在术前、术后1d的平均值分别为(75.7±10.4)%和(71.9±15.9)%(t=2.147,P=0.035);133例患者的血小板活化率(激活后CD62p)在术前、术后3d后的平均值分别为(73.2±13.2)%和(27.9±22.1)%(t=20.25,P<0.001).结论 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治疗中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抗血小板治疗安全有效,但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应用时需慎重.监测血小板活化状态能够客观反映血小板的抑制情况,对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