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首页>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7年第09期

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的诊治研究进展

王淼;陈锐奇;游潮

关键词:
摘要:血泡样动脉瘤(blood blister-like aneurysm,BBA)起源于颈内动脉无分支段的背侧或前壁[1].虽然近年来有BBA位于颅内循环系统其他部位的个案报道,但经典的定义仍认为其来源于颈内动脉[2-3].颈内动脉BBA在临床上少见,占颈内动脉动脉瘤的0.9% ~6.5%,占颅内动脉瘤的1.0%,占所有颅内破裂动脉瘤的0.5% ~2.0% [4-6].由于颈内动脉BBA的形成原因不明,其破裂出血的风险较高,通过颅脑CT血管造影(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经典影像学方法不易检出,存在较高的假阴性率,且治疗后的再出血率及复发率高[1,7],故其诊断和治疗极为重要.近年来由于开颅手术方式的改进以及血管内治疗的飞速发展,目前对于颈内动脉BBA的治疗也有了一定突破.本文拟对颈内动脉BBA的病因学、病理学、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