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经小脑岩裂及静脉间隙入路在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王昊;俞文华;应翔;王鼎;朱强;杜权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 显微血管减压术, 静脉, 小脑岩裂
摘要:目的 总结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三叉神经痛(TN)中采用经小脑岩裂及静脉间隙入路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在MVD中采用经小脑岩裂及静脉间隙入路治疗的420例TN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录像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 420例患者中,术中219例(52.1%)解剖小脑岩裂后,通过静脉外侧间隙可完全显露三叉神经全程,其余201例(47.9%)在解剖岩裂的基础上需进一步开放静脉内侧间隙或中间间隙来达到减压目的.术后无死亡和重度残疾患者,无因牵拉小脑直接导致的岩静脉及其主要属支损伤和面、听神经损伤的严重并发症.术后严重面部麻木3例(0.7%),因小脑血肿再手术1例(0.2%),因误电凝内听动脉致听力丧失1例(0.2%).所有患者随访9~30个月,平均(24.0±8.5)个月.术后1个月内,疗效优良(Kondo疼痛评价标准:T0+T1)率为94.0%(395例);术后1~3个月,切口疼痛、头痛、头晕、面部轻度麻木等非特异性反应消退后,优良率上升至96.0%(403例);至随访期末,5.5%(23例)的患者疼痛有不同程度的复发,总体疗效优良率为91.0%(382例).结论 MVD中采用经小脑岩裂和静脉间隙入路治疗TN,能在三叉神经充分减压的前提下减少对岩静脉和面、听神经的损伤,是常规入路的有益补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