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脑动脉瘤夹闭术与栓塞术:竞争还是互补?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和介入栓塞术两种治疗方式的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总结动脉瘤夹闭术和栓塞术互补性治疗的6例病例,其中3例先行手术治疗,3例先行介入治疗.3例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1例出现后交通动脉瘤复发,1例前交通动脉瘤术后前交通动脉上发现新的动脉瘤,均行动脉瘤栓塞术补充治疗,1例双侧后交通动脉瘤左侧手术夹闭1年后行右侧后交通动脉瘤颅内支架血管内介入治疗.3例先介入治疗的患者中1例发生栓塞物堵塞......
作者:魏学忠;梁国标;冯思哲;李志清;于春泳 刊期: 2006- 08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异质性的病理研究及高分辨MRI影像特点分析
目的通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不稳定斑块内不同成分的病理研究,分析斑块异质性在斑块不稳定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高分辨MRI影像特点,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术前判断斑块稳定性及防止斑块不稳定化和术后再狭窄提供参考.方法对经CEA手术获取的CAS斑块进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斑块内纤维帽、脂质坏死池、出血、钙化和纤维化等成分的特点,并与术前颈动脉高分辨MRI影像对照,分析其影像学特征.......
作者:李树合;周定标;袁晓玲;孙同柱;余新光;许百男;卜博;蔡剑鸣 刊期: 2006- 08
-
带膜支架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初步经验
目的初步应用带膜支架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15例.方法以带膜支架栓塞动脉瘤10例,其中有6例是海绵窦段动脉瘤,4例椎动脉瘤;5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结果15例病人带膜支架置放过程顺利,未发生与带膜支架相关的神经系统永久性并发症.结论带膜支架是采用血管内治疗技术处理头颈部动脉瘤与瘘的有效手段.......
作者:张静波;吴中学;王忠诚;李佑祥;姜除寒;贺红卫;姜鹏;吕明;刘爱华;尹可;李险峰;赵均峰 刊期: 2006- 08
-
颅内多发动脉瘤的手术治疗
近年来,颅内多发动脉瘤的治疗越来越受到神经外科医生的重视.本文就10年间湘雅医院经治的26例颅内多发动脉瘤病例报告如下,并就其手术策略进行探讨.......
作者:陈陆馗;刘运生;袁贤瑞;方加胜;侯永宏;姜冰;马建荣;刘景平 刊期: 2006- 08
-
乡村地区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治疗分析
高血压病是导致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对高血压患者采取积极地干预性治疗措施,可减少脑卒中的患病率.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对农民健康体检发现的1105例高血压患者,实行了4年(2002年5月至2006年5月)系统性干预治疗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韩珣;付辉;李华丽;王淑英;郭桂芬 刊期: 2006- 08
-
复发性颅内动脉瘤治疗方法的选择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无论采用外科手术夹闭还是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仍有部分病人动脉瘤复发乃至再次破裂出血的危险.据统计,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的复发率为4%~7%[1],而血管内介入治疗动脉瘤所导致的非致密栓塞或(和)瘤颈残余,是颅内动脉瘤术后复发的潜在因素[2].复发性颅内动脉瘤的治疗难度及风险远高于首次治疗.本文将探讨颅内动脉瘤复发机制及治疗策略.......
作者:蔺玉昌;冷冰;苗增利;徐幸;殷力维;缪以峰;庞明志 刊期: 2006- 08
-
前循环巨大动脉瘤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脑前循环巨大动脉瘤的方法,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5年3月间手术治疗的38例脑巨大动脉瘤方法和效果.分别采用:直接夹闭瘤颈12例;动脉瘤切除加脑血管重建5例;动脉瘤孤立术4例;颅内外动脉吻合伴或不伴血管内介入治疗14例;包裹1例;载瘤动脉阻断2例.结果术后恢复优良32例,重度病残4例,死亡2例.结论术前应充分评价脑血流动力学和侧支循环,个性化设计治疗方......
作者:毛颖;宋冬雷;冷冰;徐斌;陈功;周良辅 刊期: 2006- 08
-
眼动脉段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的手术治疗(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颅内外颈内动脉临时阻断,动脉瘤直接穿刺夹闭眼动脉段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经头颅CT或MRI扫描与DSA检查确诊为眼动脉段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后,病灶侧做压颈测验,侧支循环代偿率达70%以上时确定手术日期.手术时先暴露颅外颈内动脉(extracranialinternalcarotidartery,EICA),置粗丝线做临时阻断时用,后行额颞开颅术,暴露视神经颅内远端颈内动脉(int......
作者:张世明;徐峰;惠品晶;王中;周幽心;周岱 刊期: 2006- 08
-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治疗
未破裂性颅内动脉瘤(unruptureintracranialaneurysms,UIAs)在治疗上目前仍有不同意见[1].2000年6月至2005年5月作者对46例UIAs患者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锦宁;刘守勋;鲍刚;刘晓斌;王拓;张晓东;谢万福;徐高峰 刊期: 2006- 08
-
脑动静脉畸形治疗的目标及策略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s)治疗的目标及策略.方法用微导管技术超选择血管内栓塞治疗、栓塞加手术切除、栓塞加伽玛刀等综合治疗脑AVMs共419例.男189例,女230例,年龄4~75岁,平均35.3岁.首发症状头痛头晕296例,癫痫发作52例,意识障碍(昏迷)39例,肢体麻木、无力(偏瘫)37例.脑AVMs的直径大于6cm者138例,3~6cm者246例,小于3cm者35例.单支动脉供血61例,......
作者:白如林;黄承光;陈怀瑞;王洋;卢亦成 刊期: 2006- 08
动态资讯
- 1 儿童丘脑胶质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 2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肺脑转移一例
- 3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链反义寡核苷酸体内抑瘤作用的研究
- 4 颅脑损伤单元的探索与实践
- 5 脑肿块样脱髓鞘病变
- 6 儿童原发性颅内绒毛膜癌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
- 7 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切除脑干恶变表皮样囊肿一例
- 8 改良颈动脉外膜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以发作性痉挛为主要表现的抽动障碍
- 9 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分析
- 10 单侧入路处理颅内双侧多发动脉瘤的临床体会
- 11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治疗体会
- 12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术中处理
- 13 小脑脑桥角区内镜下的显微解剖
- 14 负压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7例
- 15 推进人工智能在颅脑创伤重症管理中的应用
- 16 神经内镜辅助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治疗脑室内出血
- 17 大骨瓣开颅治疗急性脑挫裂伤伴硬膜下血肿的体会(附64例报告)
- 18 经筛视神经管减压治疗视神经损伤
- 19 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无效早期再手术的体会
- 20 儿童鞍膈下颅咽管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