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小脑前下动脉瘤五例报告
目的探讨小脑前下动脉(AICA)动脉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AICA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AICA远端囊性动脉瘤3例,其中2例位于内听道口,1例位于小脑绒球腹侧、面听神经背侧,并伴有同侧小脑半球小型隐匿性血管畸形,术中借助神经内镜发现动脉瘤,3例均行手术夹闭,并于术后住院期间行脑血管造影复查,夹闭满意;AICA近端囊性动脉瘤2例,均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患者预后优4......
作者:吴洪喜;孙基栋;曲元明;徐广明;李国新;王晓东 刊期: 2006- 08
-
手术切除大脑中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分析1例表现为巨大占位性病变合并同侧大脑前动脉A1段闭塞的大脑中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手术切除的病例资料.结果经MRI、MRA、CT、DSA等检查及细致的术前评估,对夹层动脉瘤进行孤立切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视力视野损害明显改善,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结论多数大脑中动脉夹层动脉瘤可行动脉瘤孤立切除(必要时需血管重建)等手术治疗,......
作者:陈国强;韩宏彦;王晓松;张光明;郑佳平;刘海生;左焕琮 刊期: 2006- 08
-
家族性脑海绵状血管畸形同一家族五例并文献复习
脑海绵状血管畸形(cerebralcavernousmalformation,CCM)曾被认为是少见疾病,目前国内少有报道.作者自1995年9月至2000年6月,发现姐妹二人子女11人中陆续有5人被诊为CCM,报告如下.......
作者:汪寿生;李建国;水涛;杨玉山 刊期: 2006- 08
-
手术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方法.方法2005年5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8例难治性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25~42岁.病变部位以双侧大脑凸面硬脑膜为主3例,乙状窦小脑幕病灶2例,前颅窝和眶尖病灶1例,矢状窦双侧乙状窦1例.手术依据病灶部位,选择额颞、颞枕、额下、乙状窦前或联合入路,电凝、离断病灶供血动脉,切除受累的病变硬脑膜,沿动脉化静脉分流方向寻找瘘口,切断动静脉分流......
作者:吴斌;石祥恩;张永力;周忠清;范涛 刊期: 2006- 08
-
面静脉-眼上静脉入路填塞海绵窦
目的评价经面静脉-眼上静脉入路填塞海绵窦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的有效性.方法经股静脉-面静脉-眼上静脉入路到达患侧海绵窦,用GDC或EDC,游离弹簧圈,真丝线段等多种栓塞材料填塞海绵窦,同时闭塞瘘口.面静脉插管困难者,在下颌角附近切开皮肤显露面静脉,直视下穿刺面静脉放置相应导管,再经眼上静脉到达患侧海绵窦并将其填塞.结果经面静脉-眼上静脉入路对14例,16侧海绵窦进行了栓塞治疗,其中5例为外......
作者:姜除寒;吴中学;刘爱华;贺红卫;李佑祥;杨新健;张静波;姜鹏;张友平;史万超;尹可 刊期: 2006- 08
-
破裂脑动脉瘤急诊手术探讨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51%~80%为破裂动脉瘤所致.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动脉瘤的诊断率有逐年明显上升的趋势[1,2].作者1996年6月至2005年10月共对108例破裂动脉瘤急诊手术,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作者:蔡学见;陈铮立;王玉海;董吉荣;刘斌;时忠华;房文峰;蔡桑;胡开树 刊期: 2006- 08
-
NBCA和ONYX栓塞治疗不同类型脑动静脉畸形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NBCA和ONYX两种液态栓塞系统对不同类型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栓塞率,对NBCA和ONYX的有效性作出评价.方法选取1998年1月至2005年6月经过NBCA和ONYX栓塞治疗的50例脑AVM病人,NBCA组30例,ONYX组20例.男32例,女18例,平均33.5岁.对两组间不同大小、供血动脉类型、供血动脉支数脑AVM的栓塞率对比分析.全部数据采用秩和检验,应用SAS6.12统......
作者:丁璇;王志刚;沈寻;张纪庆;刘云霞;王成伟;潘顺;冀勇 刊期: 2006- 08
-
中心静脉导管在腰大池持续引流术中的应用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从1999年起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腰大池行持续引流,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钟宝琳;黄桂明;何春明;陈远伟;李广生;廖万东 刊期: 2006- 08
-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自2001年1月至2005年6月,作者采用颅骨套管置管手钻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55例,男39例,女16例.年龄61~85岁,平均64.1岁.有明确外伤史者49例.主要临床表现:头痛、头晕、呕吐.偏瘫38例,痴呆及精神异常3例,癫痫3例,脑疝2例.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右侧血肿27例,左侧20例,双侧8例.侧脑室受压46例,中线结构移位37例.根据多田公式计......
作者:张中原;张保军;张小章 刊期: 2006- 08
-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非手术治疗探讨
一、资料与方法1999-2005年2月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178例,其中131例病症轻者行保守治疗.男108例,女23例.年龄26~84岁.血肿量18~140ml;有轻伤史者99例,急性硬膜下血肿转变而来者10例,硬膜下积液转变而来者22例;初诊时无明显不适者13例,轻度头痛、头晕、乏力及嗜睡者102例,记忆力减退、认知或定向障碍等18例,行走困难者26例.卧床休息、常规药物、高压氧......
作者:张志杰;郑钧;徐伟 刊期: 2006- 08
动态资讯
- 1 术中CTA成像平板探测器数字减影系统及CTA在颅内动脉瘤栓塞中的应用
- 2 神经外科幕上手术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调查
- 3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64例救治体会
- 4 重度烧伤后脑出血伴口音改变一例
- 5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疗效
- 6 丘脑底核电刺激对猴偏侧帕金森病纹状体神经递质的影响
- 7 积极稳妥地推动神经外科微创脊柱手术的发展
- 8 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社会责任
- 9 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外科治疗
- 10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亚型选择性拮抗剂LY367385对抗大鼠缺血性脑水肿
- 11 以对侧面肌痉挛为首发症状的小脑脑桥角表皮样囊肿一例
- 12 虚拟现实技术在颅颈交界区病变手术中的应用
- 13 短暂局部预缺血对脑梗塞大鼠的影响及HSP70的表达
- 14 改进的GOFA算法对猴颞叶癫痫发作预测的研究
- 15 烟雾病脑硬膜动脉血管融通术后脑膜中动脉的变化
- 16 帕金森病与肌张力障碍患者内苍白球神经元振荡活动特点
- 17 尼莫司汀与替尼泊苷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胶质瘤的疗效观察
- 18 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侧别分布及其预后
- 19 胸腰椎体骨折
- 20 囊性颅咽管瘤的CT立体定向瘤腔内放疗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