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脑出血术后血肿残留量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高血压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ICH)术后脑组织炎性反应的继发损害对病人的预后有着明显的影响.炎性反应机制与许多细胞因子有关.以往多是研究出血后因子的变化,对于手术清除血肿后,血肿残留量的多少与各种因子变化的关系目前鲜见报道.......
作者:吴立华;王恒;张静轩;付明达 刊期: 2008- 08
-
幕上与癫痫有关的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幕上表现于癫痫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外科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25例幕上表现于癫痫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根据术前影像学、脑电图表现与运动区的关系分为A、B二组.手术在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下进行,包括单纯切除血管瘤、切除血管瘤和切除含铁血黄素层,以及辅助部分皮层痫灶切除、皮层热灼或软膜下横切等.结果本组海绵状血管瘤均令切除,2例术后有一过性轻度肢体功能障碍,无手术死亡.随访10个月-4.5......
作者:王振忠;诸葛启钏;叶盛;林晨;张宇;吴哲褒;潘进钱;吴近森;郑伟明 刊期: 2008- 08
-
脑室系统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深入认识脑室系统的动静脉畸形,以期提高诊疗水平.方法结合国外文献回顾性总结10例脑室系统的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诊断及治疗.结果头痛是常见的临床表现,3例在CT及MRl上小具有典型的动静脉畸形表现,DSA的阳性率为66.7%,10例均接受手术,8例全切,2例部分切除,均经病理证实为动静脉畸形.1例术后死亡,1例术后加γ-刀治疗,1例因仍有脑积水而行V-P分流术,随访1-1.5年,9......
作者:宋伟正;毛庆;毛伯镛;黄毅;刘家刚 刊期: 2008- 08
-
3D-CTA影像指导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本文探讨了3D-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效能,并通过单独依靠CTA所获得的影像学资料,研究指导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对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提供帮助.......
作者:肖顺武;黄光富;任光阳;冯海龙;浦红 刊期: 2008- 08
-
动脉瘤夹闭术中终板造瘘预防慢性脑积水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约占全部脑卒中的5%~10%,其中约50%~70%是由动脉瘤破裂所致,称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aSAH后慢性脑积水是指动脉瘤破裂所致SAH2周后发生的肺积水[1].......
作者:金保哲;张新中;周国胜;周文科;周祥 刊期: 2008- 08
-
抗凝治疗中颅内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抗凝药物治疗中有关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总结应用抗凝药过程中颅内出血救治的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在应用抗凝药物过程中发生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治疗经过和结果.结果5例颅内出血患者均合并基础疾病,GOS评分1分者(死亡)3例,3分者(重残)1例,5分者(良好)1例.颅内出血巾3例为硬膜下血肿,2例为脑内血肿.3例患者分别在意识改变后4h、3d、6d死亡.结论抗凝治疗中发生颅内出血的病情......
作者:赵东升;张世明 刊期: 2008- 08
-
海绵窦及床突旁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海绵窦和床突旁大型、巨大型动脉瘤的特点、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1998至2006年对36例床突旁和海绵窦大型、巨大型动脉瘤经外科于术治疗.常规采取翼点入路,暴露颈部颈内动脉.分别采用动脉瘤直接夹闭,动脉壁修补及动脉瘤孤立加颅内外血管搭桥等方式处理动脉瘤.术中使用脑电图(EEG)及体感诱发电位(SEP),以及多普勒(Doppler)、内镜等辅助设备.结果32例床突旁动脉瘤直接夹闭,1例海......
作者:许百男;孙正辉;周定标;余新光;姜金利;武琛;李宝民 刊期: 2008- 08
-
应用覆膜支架经血管内治疗颈动脉损伤
目的评价应用覆膜支架经血管内治疗颈动脉损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11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的颈动脉损伤病人进行皿管内治疗,其中颅外段颈动脉损伤4例、颅内段颈内动脉(ICA)损伤7例,均采用覆膜支架封闭颈动脉破裂口,1例覆膜支架置入后发生移位而改为经静脉途径应用弹簧圈栓塞.结果DSA显示颅外段颈动脉破裂出血4例,创伤件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和(或)假性动脉瘤7例,成功10例,ICA均......
作者:李生;孙成建;李宝民;王君;曹向宇;王嘉陵;刘良发 刊期: 2008- 08
-
Onyx胶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初步经验
目的探讨Onyx胶在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全麻下经股动脉穿刺插管,造影证实病变后,微导管超选择插管到达瘘口附近,用Onyx-18栓塞治疗DAVF10例.其中CognardⅠ、Ⅱ型者6例,Ⅲ型、Ⅳ型者4例;单纯型7例,复合型3例.结果10例DAVF患者,共行14次栓塞治疗,7例为一次栓塞,2例为二次栓塞,其中1例因DAVF供血动脉复杂,行三次栓塞治疗.终栓塞达80%以......
作者:张昌伟;谢晓东;王朝华;闫庆;李江涛;贺民;孙鸿;游潮 刊期: 2008- 08
-
甘珀酸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体内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抑制剂甘珀酸对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兔蛛网膜下腔二次出血模型,脑池及静脉分别给与缝隙连接抑制剂甘珀酸,脑血管造影及光镜观察分析基底动脉的直径及形态学变化,并应用Westernblotting检测基底动脉Cx43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给与甘珀酸后,基底动脉狭窄程度及光镜下形态学变化显著减轻:单纯注血组(65.7±10.3)%,脑池处理组(91.2±6.4)......
作者:王海涛;洪涛;王欢;汪阳 刊期: 2008- 08
动态资讯
- 1 雷公藤红素对C6胶质瘤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的影响
- 2 三维CT肿瘤成像结合神经导航显微手术治疗脑深部肿瘤
- 3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20年回顾(附4260例报告)
- 4 外伤性颈内动脉血栓所致大面积脑梗死的手术治疗
- 5 中国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专家共识(2014)
- 6 虚拟现实技术辅助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
- 7 半椎板入路在椎管髓外膜内肿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
- 8 鞍膈内型颅咽管瘤的手术方法
- 9 岛叶癫痫的外科治疗与随访
- 10 难治性垂体腺瘤的治疗现状和展望
- 11 特殊外伤性海绵窦瘘一例
- 12 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相关手术入路显微解剖研究
- 13 微意识状态的研究进展
- 14 经后路一期手术切除腰椎管哑铃型肿瘤
- 15 气腹穿刺置管技术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中的应用
- 16 先天性颈内动脉缺如合并颅内动静脉畸形一例并文献复习
- 17 脑震荡与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脑小世界网络的比较研究
- 18 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并血肿形成的急诊手术治疗
- 19 听觉脑干植入技术在2型神经纤维瘤病中的应用进展
- 20 经筛视神经管减压治疗视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