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持续颅内压监测指导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临床研究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颅内压(ICP)监测在国内外均被列入颅脑创伤的治疗指南,并作为较高级别的推荐意见[1-2],但我国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监测尚不普及.为探索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指导意义并进一步推广该技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对6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例实施ICP监测来指导治疗,并与同期收治的49例未行ICP监测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对照研......
作者:邱炳辉;漆松涛;曾浩;莫益萍;徐书翔;邱晓瑜 刊期: 2013- 09
-
外伤性脑梗死的治疗(附16例报告)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海口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6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其中11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5例患者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常规治疗11例患者,恢复良好3例,中残2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4例.脑血管造影检查5例患者,恢复良好4例,中残1例.结论外伤性脑梗死的症状出现在6h以内,积极行脑血管造影检查,能及时发现外伤性脑梗......
作者:夏鹰;史克珊;陈焕雄;曹作为;金虎;陈伟明;陈晓东;林鹏;聂柳 刊期: 2013- 09
-
穿刺引流治疗慢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于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对14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与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穿刺引流术,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男142例,女6例.年龄41~88岁,平均69.2岁.有明确外伤史120例,病史不详28例.表现为头痛、头晕,单侧肢体乏力或偏瘫123例,智能、精神障碍17例,嗜睡5例,语言模糊3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其中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作者:吐尔地阿力木;阿不来提·艾则孜;乃比江·亚力坤;刘益滔 刊期: 2013- 09
-
小骨窗经外侧裂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
脑出血是常见病,致残率和病死率高.基底节区脑出血发病率约占高血压脑出血70%左右[1].本文选取2004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采用小骨窗经外侧裂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32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男182例,女138例.年龄32~80岁,平均48.5岁.既往有明确高血压病史295例.术前GCS评分4~5分68例,6~8分107例,9~12分95例,1......
作者:徐凤科;包金锁;陈伟;朱彬;白冬松;道日娜;张宏志;孙志刚 刊期: 2013- 09
-
不同责任血管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疗效分析
面肌痉挛(hemifacialspasm,HFS)为一侧面部不自主地阵发性抽搐,通常仅限于一侧面部.采取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decompression,MVD)是国际上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法.现对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行MVD手术的311例面肌痉挛进行2~5年的随访,随访主要采取门诊或电话随访,观察不同责任血管减压手术后疗效,其中有效随访230例,失访81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倪红斌;徐武;金伟;梁维邦;明兴 刊期: 2013- 09
-
国产脑深部电刺激系统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初步研究
目的验证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自主研发的国产脑深部电刺激(DBS)系统用于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PD)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33例PD患者实施了国产脑深部电刺激系统(PINS系统)植入术.分别于术前、术后对用药情况,UPDRS评分量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等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33例PD患者平均年龄(56.3±8.6)岁,平均病程(10.4±4.3)年.术后患者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UPD......
作者:马羽;孟凡刚;胡文瀚;葛明;张凯;杨岸超;王慧敏;张建国;冯涛 刊期: 2013- 09
-
脑室型探头在进展型双额叶脑挫裂伤中的应用
双额叶脑挫裂伤临床上较常见,其伤后早期意识障碍轻,常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但在保守治疗中部分患者病情加重,颅内压(intracranialpressure,ICP)进行性增高导致病情突然恶化而失去手术时机终死亡.近年随着对双额叶脑挫裂伤的认识,提倡适当放宽手术指征可提高救治率[1].而我们发现对一些患者过分积极的手术,亦可加重损伤,且增加经济负担.我们通过对40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行脑室外引流治疗,疗......
作者:张闻闻;徐勤义;胡旭;董吉荣;王玉海;金东;施栋良 刊期: 2013- 09
-
弥漫性轴索损伤早期CT表现与预后
目的分析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早期颅脑CT表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收集2010年10月至2012年3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16~60岁DAI患者资料110例,根据颅脑CT表现将患者分为:脚间池出血组、中线区出血组、脚间池+中线出血组,以及对照组.分析各组患者格拉斯哥评分(GCS)、原发性昏迷时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与颅脑CT特殊征象之间的关系.结果脚间......
作者:孙奎胜;孙涛;高攀;张震;王峰 刊期: 2013- 09
-
高级别颅内动脉瘤治疗策略探讨
目的探讨高级别(Hunt-HessⅣ~Ⅴ级)颅内动脉瘤治疗方法和治疗时机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Ⅳ~Ⅴ级颅内动脉瘤304例,其中显微手术夹闭216例,血管内栓塞88例.结果按GOS评分,显微手术夹闭组Ⅳ级192例中5分和4分94例,良好率49%;2分和1分38例,极差率19.8%.Ⅴ级24例中2分和1分19例,极差率79.2%.栓塞组中Ⅳ级78例中良好40例,良好率51......
作者:秦尚振;马廉亭;杨铭;李俊;姚国杰;张新元;徐国政;龚杰;潘力 刊期: 2013- 09
-
腰椎管内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一例
患者女,37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疼痛向右下肢放射,可自行缓解.近1个月来自感右下肢疼痛加重,现因疼痛出现跌行.MRI示:L4~S2椎体水平占位性病变并骨质破坏(图1).临床诊断:腰骶椎管血管瘤.病理检查,巨检:肿瘤呈2.5cm×1.8cm×0.8cm浅褐色碎组织一堆,部分呈胶冻样.镜检:瘤细胞立方或柱状,呈单层或多层排列于纤维血管间质轴心的周围,呈乳头状结构,血管和瘤细胞之间及囊腔内......
作者:岑红兵;桂华伟;左鹏;曹钟;赵建红;耿江涛;毛永荣 刊期: 2013- 09
动态资讯
- 1 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探讨亚低温脑保护机制
- 2 影响2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听神经瘤生长速度的临床因素研究
- 3 巨大蝶骨嵴脑膜瘤致慢性扣带回疝及颞叶钩回疝一例
- 4 半椎板入路在椎管髓外膜内肿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
- 5 神经内镜下椎管内手术的探讨
- 6 采用高流量颅内外血管分流处理海绵窦内巨大移行性动脉瘤
- 7 精准医学时代带给脑干胶质瘤治疗的新模式
- 8 显微切除多发性原发于椎管的脊膜黑色素细胞瘤一例
- 9 亚低温治疗对颅脑创伤后β-淀粉样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 10 半导体激光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
- 11 脑静脉窦血栓的临床诊治进展
- 12 Onyx胶栓塞结合伽玛刀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的疗效分析
- 13 脑干表皮样囊肿二例并文献复习
- 14 低场强术中磁共振环境下的神经电生理监测
- 15 超选眼动脉介入灌注美法仑治疗眼内期视网膜母细胞瘤
- 16 生物素葡聚糖胺皮质脊髓束顺行示踪技术在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中的应用
- 17 做一名合格的小儿神经外科主任
- 18 一期手术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
- 19 颅内夹层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
- 20 幕上内层蛛网膜形态、分类、分布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