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3年第9期文章
  • 椎管内外沟通肿瘤手术中脊柱稳定性的重建

    目的探讨椎管内外沟通肿瘤术中脊柱稳定性的保留及重建.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椎管内外沟通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6例术前骨质受肿瘤严重侵蚀,10例骨质受肿瘤侵蚀轻微或未侵蚀,但术中需要打开椎间孔切除肿瘤.20例采取半椎板+受累椎间孔后壁切除,6例采取全椎板+受累椎间孔后壁切除.23例采取单纯后正中入路,3例采取前后联合入路.除C3~7行侧块螺钉植入,其余椎体行椎弓根螺钉植入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术后3周内戴......

    作者:陈永杰;陈赞;吴浩;菅凤增 刊期: 2013- 09

  •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椎体压缩骨折及椎体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总结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及椎体肿瘤治疗中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宣武医院神经外科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应用PVP治疗45例患者共62个病变椎体,随访时间点为术后24h、3、6、12、24及36个月,采用VAS、ODI评价其临床疗效,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评估影像学结果.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3.9±7.8)个月,术后24h,患者VAS疼痛评分、ODI指数及C......

    作者:孙力泳;陈赞;吴浩;菅凤增;凌锋 刊期: 2013- 09

  • 外伤性颈段脊柱、脊髓损伤的手术疗效分析

    随着交通发展及人们社会活动的不断增加,颈椎外伤的患者逐渐增多,外科医生的治疗观念也在逐步的发生着转变,早期干预和积极的外科手术减压固定正在被广泛接受,当然手术的适应证是要严格把握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脊柱神经外科中心自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手术治疗的69例颈段脊柱损伤病例,探讨此类外伤的手术时机和方式,并对手术的并发症进行分析.......

    作者:李维新;贾栋;王鹏;衡立君;高国栋 刊期: 2013- 09

  • 单纯经后路手术治疗先天性颅底陷入症合并的寰枢椎脱位

    目的探讨单纯经后路手术治疗先天性颅底陷入症合并寰枢椎脱位的效果.方法2008年4月至2012年2月,对25例先天性颅底陷入症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采用单纯经后路手术,术中行C2椎弓根和C1侧块或枕骨螺钉内固定及螺钉间撑开技术,对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未行经口齿状突切除.随访6~40个月,无患者出现症状恶化,22例患者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所有患者均复位满意,减......

    作者:韩圣;邹敬宇;刘源;程鹏;秦晓飞;吴安华 刊期: 2013- 09

  • 原发性脊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原发性脊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8例原发性脊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手术治疗及预后.结果本组18例患者手术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3例.术后均未行放疗和化疗.术后15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2个月,无术后复发、转移及死亡病例.结论原发性脊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为少见类型室管膜瘤,遵循......

    作者:刘晓东;顾士欣;孙兵;寿佳俊;车晓明 刊期: 2013- 09

  • 内镜下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微创手术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进步,神经内镜下开展鞍区、斜坡、脑室内等病变的手术切除已经日趋成熟[1],但目前对于椎管内肿瘤,通过神经内镜进行微创手术切除的经验仍较少.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6月至2012年4月通过完全神经内镜下单侧椎板开窗显微切除椎管内肿瘤23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施炜;倪兰春;周非;严耀华;黄庆峰;李剑;徐希德;卢小健 刊期: 2013- 09

  • Goel技术治疗合并寰枕融合的寰枢椎脱位

    目的探讨应用Goel技术(即应用C1侧块-C2椎弓峡部螺钉-棒内固定器械行C1~2侧块关节复位、固定和植骨融合)手术治疗合并寰枕融合的寰枢椎脱位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2009年11月至2013年3月间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并手术的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1例,女77例;年龄7~65岁,平均37.3岁.所有病例均采用经寰椎侧块螺钉和枢椎椎弓峡部螺钉或下关节......

    作者:乔广宇;张远征;余新光;佟怀宇;周定标;许百男 刊期: 2013- 09

  • 显微手术结合脊柱内固定技术治疗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附129例报告)

    目的探讨既能手术全切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又能维护和保证术后脊柱稳定性的佳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2年12月作者采用显微手术结合术中脊髓神经电生理监测和脊柱内固定技术治疗的129例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硬膜外椎间孔内外沟通型49例,硬膜下椎间孔内外沟通型68例,椎旁巨大型12例.术中采用脊髓肌电或脊髓体感诱发电位监测相应节段脊髓和脊神经功能.对肿瘤侵犯椎体......

    作者:范涛;赵新岗;孙鹏;尚国松;王向辉;侯哲;邱军 刊期: 2013- 09

  • 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中国专家共识

    一、概述去骨瓣减压术是用于治疗重型颅脑创伤难治性颅高压、脱水利尿等降颅压无效病人所采取挽救生命的后手段和有效步骤,但其疗效存在争议[1-4].特别是2011年4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澳大利亚学者Cooper等发表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弥漫性外伤性脑损害》,引起了国内外神经外科医师的极大关注和热议.他们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发现早期采用双额颞顶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能有效地降低颅内压和缩短在ICU的治疗......

    作者:中华神经外科学会神经创伤专业组 刊期: 2013- 09

  • 海绵窦及海绵窦区的解剖学研究概述与争论

    海绵窦位于颅底蝶鞍、垂体腺和蝶窦的两侧,其内血管、神经及膜性结构十分复杂.一直以来,海绵窦及其各壁原发的肿瘤以及其他侵犯海绵窦的颅底肿瘤是全世界神经外科医生大的挑战之一.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国神经外科医生和神经解剖学家对海绵窦解剖和相关手术进行了不断的探索[1-3].随着显微神经外科的进步,该区域病变的治疗水平明显提高.但由于历史及其他原因,对于该区域的一些基本概念、肿瘤起源以及手术入路等......

    作者:漆松涛;刘忆 刊期: 2013-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