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不明原因颅内高压性视乳头水肿的外科治疗进展
视乳头水肿是一类由于颅内压增高引起的视盘被动性肿胀的疾病.而颅内压增高是许多颅脑疾病的共同临床病理综合征,是神经外科疾病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1].颅内肿瘤、颅脑外伤、颅内感染、脑血管疾病及一些不明原因均可导致颅内压增高.由于颅内压增高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处理,而特发性颅内压增高因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故治疗上有别于其他病因明确的颅内压增高症.本文仅针对不明原因颅内压增高引发视乳头水肿的外科治疗......
作者:谢林丹;吴迪;张旭乡 刊期: 2015- 05
-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防治研究进展
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1-2],其可导致低灌流性脑梗死或动脉-动脉栓塞性脑梗死[3],且同侧脑卒中发生的风险会随着颈内动脉狭窄的程度增加而增大[4-5].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arterystenting,CAS)以其微创优势得到发展[6].再狭窄是CAS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在2.27%~8%[7].再狭窄通常无症状,但随着血管通畅度的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风险......
作者:郝俊海;马顺昌;满韦韬;杨军 刊期: 2015- 05
-
立体定向海马杏仁核损毁术治疗颞叶癫痫
脑立体定向技术是一项利用立体定向原理对颅内结构进行精确空间定位的一种神经外科常用技术,也是脑深部电刺激术、颅内占位活检术、立体定向血肿吸除术等手术的基本技术,已成为功能神经外科的重要定位手段之一[1-9].近年来,国外学者将其与计算机导航技术、高分辨率磁共振技术、术中实时磁共振技术、射频技术及损毁预测系统等相结合,成功进行了立体定向海马杏仁核损毁术,用于治疗颞叶癫痫等疾病,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石林;杨岸超;张建国 刊期: 2015- 05
-
多发与单发性胶质瘤患者石蜡包埋组织中微小RNA差异表达的初步探讨
目的比较多发与单发性胶质瘤甲醛固定石蜡包埋(FFPE)组织中微小RNA(miRNA)表达谱的差异,初步探讨差异表达的miRNA及其靶基因在胶质瘤侵袭迁移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多发和单发胶质瘤患者FFPE标本各6例,提取总RNA并进行质检;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miRNA表达谱,利用芯片分析软件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筛选出多发与单发胶质瘤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miRNA,再利用生物学信息库预测表达差......
作者:王宏勤;李晋虎;苗旺;范益民;慕伟;王新星;刘晓东 刊期: 2015- 05
-
叶酸受体介导的阿糖胞苷抑制髓母细胞瘤增殖并促其凋亡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叶酸受体介导的阿糖胞苷(folatereceptortargetedcytarabine,FR-Ara-C)对髓母细胞瘤Daoy细胞株的增殖抑制及凋亡促进作用.方法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及激光共聚焦扫描技术检测叶酸受体α(folatereceptors-α,FRs-α)在Daoy细胞株的表达;利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0.5~100.0)×10-3mmol/LFR-Ara-C及......
作者:刘海龙;曲彦明;黄铂渊;宁威海;李翰林;韩松;张宏伟;李俊发;于春江 刊期: 2015- 05
-
应用定量蛋白质组学法筛选与斜坡脊索瘤骨侵袭程度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
目的筛选与斜坡脊索瘤骨侵袭程度相关的蛋白.方法收集起源于蝶岩交界区斜坡脊索瘤患者的肿瘤标本,共35例.12例行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蛋白质组学试验(试验组),23例行免疫组化染色验证(验证组).依照骨侵袭程度分型,试验组中膨胀内生型(Ⅰ型)和外生型(Ⅱ型)各6例;验证组Ⅰ和Ⅱ型分别有10例和13例.试验组应用iTRAQ法行差异蛋白检测,应用Panther软件行GeneOntolog......
作者:王亮;王科;张扬;郭正光;田凯兵;张力伟;张俊廷;于春江;万虹 刊期: 2015- 05
-
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侧别分布及其预后
目的探讨脑缺血患者在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成形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restenosis,IRS)与该椎动脉的优势供血侧别之间的相关性及其预后.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成形术治疗的52例患者,留置球囊扩张支架54枚.患者术后平均随访8.5月.回顾性分析了发生IRS与病变椎动脉侧别的相关性及其预后.结果54枚支架留置术后,多数患者症状得到缓解.行支架成形术......
作者:刘赫;钟红亮;贾建文;李荧;孙永全 刊期: 2015- 05
-
微导管成袢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微导管成袢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技术要点,评价其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采用微导管成袢技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根据动脉瘤的位置及载瘤动脉特点选择不同成袢方式,窄颈动脉瘤单纯弹簧圈栓塞,宽颈及巨大动脉瘤应用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结果18例患者利用成袢技术使微导管顺利到位,16例行血管内成袢,目标血管为大脑中动脉M2段4例,大脑前动脉A1段4例,后交通动脉5例,小脑后下动脉2例,脉络膜前......
作者:郭锋;孟凡国;于建军;蔡菁;孙爱刚;郇林春;姜除寒 刊期: 2015- 05
-
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前循环巨大动脉瘤
目的探讨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前循环巨大动脉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2010年3月至2014年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采用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治疗的前循环巨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CT血管成像(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行血管通畅性评价,探讨移植血管的选择、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采用颈外动脉-大隐静脉-大脑中动脉M2段搭桥7例、颈外动脉-桡动脉-大脑中动脉M2段搭桥2例、颞浅......
作者:王振宇;黄光富;李志立;谭海斌;唐建 刊期: 2015- 05
-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分型对术中预防脑梗死的指导意义
目的探讨根据大脑中动脉动脉瘤(MCAA)的影像学分型,术中识别并保护外侧纹体动脉(LLA)对预防脑梗死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13年6月收治74例,共89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依据影像学资料分为A型(前外侧型)52个,B型(后上型)28个和C型(内下型)9个.采用不同的分离技巧,术中皆成功分辨并保护LLA,动脉瘤夹闭86个,微动脉瘤电凝后包裹3个.随访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
作者:李太平;娄平阳 刊期: 2015- 05
动态资讯
- 1 脊髓蛛网膜囊肿的显微手术治疗
- 2 迷走神经电刺激对难治性癫痫大鼠模型脑电图的影响
- 3 医源性脑脊液鼻漏的内镜治疗
- 4 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入路探讨
- 5 颅内动静脉畸形治疗评估系统的研究现状
- 6 胶质瘤恶性进展相关基因PASG敲除后基因表达谱的改变
- 7 Bcl-2、fas蛋白在颞叶癫痫病灶内的表达与神经元凋亡
- 8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及长期随访结果
- 9 58例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化疗疗效临床观察
- 10 数字化鞍区肿瘤模型的构建及在手术规划中的应用
- 11 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探讨
- 12 枢椎横突孔与椎弓根螺钉植入解剖学研究
- 13 术中功能定位切除辅助运动区低级别胶质瘤
- 14 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常见并发症与对策
- 15 经额外侧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
- 16 外伤性颅内迟发血肿的早期诊断
- 17 神经内镜下导水管成形术治疗导水管梗阻性脑积水
- 18 雪旺氏细胞促进共培养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分化
- 19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持续脑灌注压监测的意义
- 20 脑胶质瘤同步内放疗和内化疗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