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5年第5期文章
  • 高分辨率磁共振检测颅内动脉斑块预测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成像(HRMRA)检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强化预测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方法前瞻性纳入2008年5月至2012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连续住院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中、重度狭窄患者.入组后均行HRMRA检查,评估责任血管斑块的强化特点.观察规律的内科治疗后1年间脑血管缺血性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纳入42例,其中基底动脉狭窄20例(47.6%)......

    作者:吕晋浩;马宁;袁景林;詹炯;缪中荣;娄昕 刊期: 2015- 05

  • 血管内治疗大脑后动脉动脉瘤的疗效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大脑后动脉(PCA)动脉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收集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采用血管内治疗的27例PCA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血管内治疗的方法和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成功手术,4例单纯动脉瘤栓塞者均为致密栓塞(P2段动脉瘤),载瘤动脉通畅;3例行单纯载瘤动脉闭塞者(P2段动脉瘤),瘤体及载瘤动脉远端均不显影;1例行单纯支架置入术(P1段),1例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

    作者:李吻;赵瑞;洪波;许奕;黄清海;赵文元;王中;刘建民 刊期: 2015- 05

  • 单侧入路处理颅内双侧多发动脉瘤的临床体会

    颅内双侧多发动脉瘤的手术难度大、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高,目前其治疗方案仍存在一定争议[1].我们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采用单侧入路夹闭颅内双侧多发动脉瘤共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汇总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男3例,女8例.年龄29~63岁,平均44.7岁.患者均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伴不同程度意识改变3例,出现动眼神经麻痹者2例.起病至手术时......

    作者:王真;祝向东;王林;刘其昌;吴群;周景义;张建民 刊期: 2015- 05

  • 外伤性颅内静脉窦闭塞的危险因素及早期诊断策略

    目的分析外伤性颅内静脉窦闭塞(CVSO)的危险因素,探讨早期诊断外伤性CVSO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5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40例创伤性中、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外伤性CVSO的危险因素.结果240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中,CVSO患者共40例,分为3型:血栓型静脉窦闭塞(Ⅰ型CVSO)、压迫型静脉窦闭塞(Ⅱ型CVS......

    作者:李军;魏梁锋;许丙洋;张小军;王守森 刊期: 2015- 05

  • 前床突切除处理床突旁动脉瘤

    目的探讨前床突切除处理床突旁动脉瘤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7月25例采用前床突切除术治疗床突旁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5例中,男6例,女19例,平均年龄51.4岁.6例为多发动脉瘤.8例动脉瘤破裂,17例动脉瘤未破裂.床突旁动脉瘤大小:6个小于5mm,13个位于5~15mm,6个大于15mm.所有患者均行翼点入路硬膜下磨除前床突,9例动脉瘤直接夹闭,16例行动脉......

    作者:束旭俊;孙正辉;武琛;王芙昱;薛哲;许百男 刊期: 2015- 05

  • 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个体化方案推荐

    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brainstemcavernousmalformations,BSCMs)的生物学行为,尤其是结合脑干体积计算的发病率和病灶的显性出血率,与其他部位的海绵状血管畸形(cavernousmalformations,CMs)殊为不同.随着MRI的普及,人们发现许多原发性脑干出血是由BSCMs引起的,早期出血呈现均一的血肿信号或夹杂少许不规则低信号,其后1~6周随着血肿的液化和吸收......

    作者:毛颖 刊期: 2015- 05

  • “显微血管减压术”抑或“微血管减压术”——关于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译名的探讨

    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作为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和舌咽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但MVD的译名在中文文献中使用非常混乱.现在使用多的中文名称是“微血管减压术”,这显然来源于英文的字面翻译,而在中文名称中的“微血管”另有所指,与英文microvascular的含义并不相同.MVD实际上是指显微操作下的神经血管减压术,那么,MVD的责任血管是不是微血管呢......

    作者:杨治权;陈松;于炎冰 刊期: 2015- 05

  • 提高大型临床研究管理效率的关键措施

    随着国家对生物医药创新能力要求的提高,开展高水平规范化的临床研究与临床试验是保证创新能力的主要需求.我国具有丰富的病例资源,目前自主设计或参与国际合作的临床研究项目日益增多.如何提高大型临床研究的管理水平,得到国际认可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的临床试验或临床研究常为三类:第一类是国家政府部门支持的由医疗机构发起、设计和管理的临床研究.这种研究多为纯学术性研究,由分中心(医院)参与完成.通常会请第......

    作者:李艺影;邹丽娟;孟霞;王伊龙 刊期: 2015-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