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创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在创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15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外科行血管内治疗的21例创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1例均采取血管内治疗,其中行单纯弹簧圈栓塞3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0例,覆膜支架置入8例.随访时间为3~24个月.结果21例假性动脉瘤患者中,除1例死亡外,其余20例动脉瘤瘤腔均完全闭塞,并获得......
作者:李彤;孙永全;顾征 刊期: 2016- 07
-
复合手术在颅内复杂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复合手术治疗颅内复杂血管疾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行复合手术治疗的16例颅内复杂血管疾病患者,其中急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复发动脉瘤术中栓塞出血1例,未破裂动脉瘤5例,自发性脑出血4例.6例动脉瘤行颅内外动脉搭桥并动脉瘤血管内旷置或孤立术,6例动脉瘤行塑形夹闭术,4例自发性脑出血行血肿清除并血管畸形切除术.......
作者:冯文峰;王刚;张国忠;李明洲;何小艳;刘丹;肖浩江;漆松涛 刊期: 2016- 07
-
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复杂性颅内动脉瘤
目的总结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复杂性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5年8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行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55例.术前15例行球囊闭塞试验(BOT)试验,其中11例无法耐受.桥血管为桡动脉、小腿或大腿段大隐静脉;供血动脉为颈总(外)动脉、上颌动脉、颞浅动脉主干;前循环均以大脑中动脉为受血动脉;后循环以大脑后动脉......
作者:陈风华;张隆伯;宋涛;刘宏伟;黄军;王君宇 刊期: 2016- 07
-
Y形双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颈内动脉末端T形分叉闭塞
目的观察使用“Y”形双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颈内动脉末端T形分叉闭塞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13年9月至2015年4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采用“Y”形双支架取栓术治疗7例心源性栓塞导致的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患者.所有患者大脑中动脉闭塞使用Solitaire支架,大脑前动脉闭塞使用Revive支架.结果6例(6/7)取栓后再通成功,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mTICI)达到2b~3级,其中5......
作者:李子付;杨鹏飞;张永巍;文婉玲;黄清海;洪波;许奕;邓本强;刘建民 刊期: 2016- 07
-
Pipeline栓塞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初步经验
目的探讨Pipeline栓塞装置(PED)在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技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上海浦东新区浦南医院神经外科应用Pipeline栓塞装置治疗的2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发动脉瘤15例,多发动脉瘤5例,共28个动脉瘤;直径为2~33mm,平均(15.2±9.9)mm.所有患者均用1枚PED覆盖瘤颈,其中8例结合动脉瘤内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
作者:盖延廷;王威;刘旻谛;李东波;宋冬雷 刊期: 2016- 07
-
对称性双侧壳核或丘脑高血压脑出血五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同时发生的双侧高血压脑出血是脑出血疾病中的少见病例,其发病率约在0.9%~4.7%[1-2].而壳核或丘脑部位发生的对称性双侧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更低,现有的文献多为散发病例报道.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收治5例对称性双侧壳核同时发生的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占同期高血压脑出血的0.2%(5/2807).笔者检索197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的文献,......
作者:阎仁福;邱晟;尹睿;潘旭炎;马旭东;沈亮;周跃 刊期: 2016- 07
-
瘤体高度/血管管径比值与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AComA)动脉瘤大瘤体高度与周边血管平均管径的比值(SR)与动脉瘤破裂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4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94例AComA动脉瘤患者的动脉瘤形态参数,其中破裂动脉瘤529例,未破裂动脉瘤65例.并分别收集动脉瘤大瘤体高度、周边血管平均管径,同时分析两者的SR值与AComA动脉瘤破裂的关系.结果594例AComA动脉瘤......
作者:陈勇春;陈伟建;陈上超;郭献忠;李则群;赵兵;杨运俊 刊期: 2016- 07
-
神经内镜通道内操作技术治疗脑实质内出血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通道内操作技术清除脑实质内血肿的应用价值、技术要点及手术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神经内镜通道内操作技术治疗33例脑实质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高血压脑出血24例,不明原因脑出血3例,外伤性脑出血4例,肿瘤术后脑内出血2例.术前均行颅脑CT确诊,血肿体积平均为(45.22±8.59)cm3,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为12~......
作者:杜波;彭楷文;樊俊;彭玉平 刊期: 2016- 07
-
精准医学时代神经系统出生缺陷相关外科疾病的诊疗思考
出生缺陷是我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原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统计,中国目前总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约为5.6%,其中神经系统出生缺陷疾病占有很大比重.随着国家“十三五”加强防治重大出生缺陷疾病,神经管畸形、颅颈交界区畸形、先天性脑积水、颅缝早闭等一系列神经系统出生缺陷疾病开始引起神经外科医生新的思考.......
作者:余新光 刊期: 2016- 07
-
中国颅颈交界区畸形诊疗专家共识
颅颈交界区畸形(craniovertebraljunctionabnormalities)是指枕骨、寰椎和枢椎骨质、软组织和(或)神经系统的异常病理改变,包括寰椎枕化(occipitalizationoftheatlas)、颅底凹陷(basilarinvagination)、颅底压迹(basilarimpression)、颅骨沉降(cranialsettling)、寰枢椎脱位、扁平颅底(platy......
作者: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 刊期: 2016- 07
动态资讯
- 1 前床突及床突间隙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 2 巨大泥砂样慢性硬膜下血肿一例
- 3 神经内镜在丘脑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
- 4 鞍结节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体会
- 5 颅脑创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改良过渡性关颅方法的初步探讨
- 6 急性出血期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中局部肝素化的应用
- 7 动眼神经损伤后中脑动眼神经核新生神经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 8 颅骨表面标志联合CT重建辅助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技术的研究
- 9 苍白球内侧部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伴有异动的帕金森病
- 10 三七促进家兔慢性硬膜下血肿吸收的实验研究
- 11 原发性脑创伤后人脑皮层差异蛋白质组研究
- 12 规范开展大骨瓣开颅手术
- 13 转染白介素12的神经干细胞免疫基因治疗大鼠C6恶性胶质瘤
- 14 硼中子俘获疗法诱导U87胶质瘤细胞凋亡
- 15 经对侧额下-蝶窦入路显微切除侵入海绵窦的垂体腺瘤
- 16 超高龄自发性脑出血临床分析
- 17 颞下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大脑后动脉P2段动脉瘤
- 18 鞍旁血管脂肪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19 Rasmussen脑炎患者的18F-脱氧葡萄糖PET的表现特点
- 20 颅内海绵状血管畸形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