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经过23年的发展,期刊的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医学类期刊的领先地位,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学术水平的展示窗口,真正成为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各项学术指标4年来连续攀升(表1)。影响因子在神经精神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是我国神经外科创刊最早的专业杂志,目前已成为此领域最高级的核心期刊,全国13000余名专业医生50%以上都订阅本杂志,其发行量在同类杂志中始终保持第一。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3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050/R
邮发代号: 18-5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1997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346
- 国内刊号:11-20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神经鞘瘤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神经鞘瘤(schwannoma)是起源于神经髓鞘的良性肿瘤,是神经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神经鞘瘤可发生于脑神经以及外周神经,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由于2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type2,NF2)、神经鞘瘤病等家族遗传性疾病会造成多发性神经鞘瘤,而目前的治疗方法效果不佳[1],因此需要新的治疗手段.随着近年来对神经鞘瘤遗传学及发病机制研究的深......
作者:张顺;刘丕楠;赵赋 刊期: 2017- 09
-
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的诊治研究进展
血泡样动脉瘤(bloodblister-likeaneurysm,BBA)起源于颈内动脉无分支段的背侧或前壁[1].虽然近年来有BBA位于颅内循环系统其他部位的个案报道,但经典的定义仍认为其来源于颈内动脉[2-3].颈内动脉BBA在临床上少见,占颈内动脉动脉瘤的0.9%~6.5%,占颅内动脉瘤的1.0%,占所有颅内破裂动脉瘤的0.5%~2.0%[4-6].由于颈内动脉BBA的形成原因不明,其破裂出......
作者:王淼;陈锐奇;游潮 刊期: 2017- 09
-
重视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小脑脑桥角(cerebellopontineangle,CPA)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是目前彻底治愈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N)、舌咽神经痛(glossopharyngealneuralgia,GN)及面肌痉挛(hemifacialspasm,HFS)等脑神经疾患的有效方法.由于CPA解剖结构复杂,神经功能重要,......
作者:于炎冰 刊期: 2017- 09
-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
卒中是导致人类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卒中年标准化患病率、发病率及病死率分别为1114.8/10万、246.8/10万及114.8/10万[1];在欧美国家卒中发病率和病死率逐渐下降的情况下,我国国人的发病率却以每年8.7%的速度递增,显著高于世界卒中总体年发病率[2].目前,卒中已成为我国国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在新发患者中,缺血性卒中占总体的70%[3],急性缺......
作者: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 刊期: 2017- 09
-
静脉压迫致三叉神经痛分型及手术策略
目的探讨静脉压迫致三叉神经痛(TN)显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责任静脉分型、手术策略及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外科采用MVD治疗原发性TN患者1456例,回顾性纳入其中静脉压迫致TN者64例(4.4%).对责任静脉压迫进行分型,并制定相应的减压方法.结果64例中,按责任静脉与神经根的空间位置分为横跨压迫型(30例,46.9%)、伴行压迫型(18例,......
作者:姜晓峰;牛朝诗;傅先明;计颖;丁宛海;邓大丽;汪业汉 刊期: 2017- 09
-
显微血管减压术关颅方法的改良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关颅方法的改良对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6年10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MVD治疗的257例脑神经疾患患者的临床资料.2015年7月以前的151例患者采用传统关颅技术(传统关颅手术组);之后的106例患者采用改良关颅技术(改良关颅手术组),分别在硬脑膜缝合、骨性结构处理和皮肤缝合等方面进行了改良,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脑脊......
作者:彭里磊;陈义天;明扬;付洁;张苓;酉建;周杰;陈礼刚 刊期: 2017- 09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家族性脑神经疾患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家族性脑神经疾患(FCN)的临床特点和显微血管减压术(MV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卫生计生委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5个家系21例FCN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共行22例次MVD,术后行临床随访.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同期行MVD治疗的150例散发脑神经疾患(SC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SCN组比较,FCN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发病年龄提前[分......
作者:张瑜廉;张黎;贾戈;赵有让;张保建;许骏;任鸿翔;刘江;于炎冰 刊期: 2017- 09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责任血管包括椎动脉(VA)的面肌痉挛(HFS)的手术技巧、疗效以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卫生计生委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采用MVD治疗的783例HFS患者,其中125例(16.0%)责任血管中包括VA(VA组),658例(84.0%)责任血管中不包括VA(非VA组).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手术技巧、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VA组中,责任......
作者:郝杨;于炎冰;王琦;赵有让;张保建;敖日格勒;张黎 刊期: 2017- 09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青少年脑神经疾患
目的探讨青少年脑神经疾患(ACN)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显微血管减压术(MVD)对其的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纳入2001年3月至2016年10月卫生计生委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采用MVD治疗的37例ACN患者(ACN组,获随访34例),并与同时期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的210例成人脑神经疾患(CN)患者(成人CN组,获随访188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37例ACN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发......
作者:林贵湖;张黎;于炎冰 刊期: 2017- 09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1576例脑神经疾患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脑神经疾患的手术技巧,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6年2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MVD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576例脑神经疾患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2013年12月之前手术治疗的传统手术组(实施经典MVD,共613例)和2013年12月之后手术治疗的技术改进组(增加了神经电生理监测、责任血管悬吊法、多点垫离减压法等技术改进方......
作者:孙洪涛;赵万勇;刁云锋;王延民;魏正军;王航;任吉滨;牛学刚;张赛 刊期: 2017- 09
动态资讯
- 1 成人第四脑室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 2 快速消散的急性硬膜下血肿10例报告
- 3 颅脑外伤患者急性期营养支持的研究现状
- 4 仿生骨材料行儿童颅骨缺损修补的临床研究
- 5 Angiostatin K (1-3)基因的原核表达和蛋白活性测定
- 6 rt-PA静脉窦注射结合血管内技术治疗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
- 7 小骨窗经外侧裂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
- 8 显微外科治疗脑干囊性结核瘤一例
- 9 脑干功能结构术中实时定位及监测的实验研究
- 10 中间帆及其相关膜性结构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 11 脑囊虫外科治疗77例分析
- 12 帕金森病手术相关靶点MRI定位解剖的研究
- 13 不同营养支持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体液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 14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鞍区肿瘤的手术治疗
- 15 伴癫痫发作的幕上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手术策略及疗效
- 16 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因素分析(附741例报告)
- 17 额颞经颧弓-颞下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 18 急性硬膜下血肿近期预后因素分析
- 19 小儿椎管内肠源性囊肿
- 20 颅内脊索瘤临床与病理研究现状